發起AI書寫生命傳記此其時!

全國話題 熱門話題
字體大小-+=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0
(0)

文/邱文通

在人工智慧快速崛起的當下,過去屬於創造力與情感領域的書寫行為,如今在AI協助下,已經變得更為簡易、親民,甚至普及。AI的角色不僅止於寫作工具的進化,它更像是一把鑰匙,開啟個人書寫的可能與勇氣,幫助人們說出自己的故事,留下珍貴的生命印記。

這正是我發起並開辦《AI時代的生命傳記書》免費課程的初衷:希望透過科技,讓更多人與自身經驗對話,完成那本屬於自己的生命傳記。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當生理與安全層面的需求獲得滿足之後,人們便會尋求歸屬感、尊重與自我實現。而書寫人生,正是一種深層的存在確認—它讓我們在筆下整理來時的路,也為未來的世代留下一段可追溯的軌跡。

然而,許多人面對書寫常感到無從下手,常見的阻礙包括:「我不會寫」、「我沒靈感」、「我說不清楚」。AI的出現,提供了一種溫和的支援—它可協助擬定大綱、潤飾句構、釐清邏輯,甚至透過互動式對話喚醒記憶。這些功能看似簡單,實則突破門檻,使自傳書寫成為大眾「隨手」可及的文化行動。

在課堂中,我觀察到AI最大的價值,在於「陪伴書寫者」。它像一位耐心的助教,幫助學員釐清思路、組織經歷,進而提煉出具有敘事溫度與生命厚度的個人故事。因為生命傳記的價值,不只關乎回顧過往,更關乎與未來的對話。在記憶快速流失的時代,若我們不主動整理經驗,它們將難以被世代傳承。對高齡者而言,書寫個人歷程不僅具有心理療癒的意義,也是文化見證的體現。

總之,AI無法取代真實情感,這是它的限制,但它是橋樑,讓更多人跨越書寫障礙,勇敢啟動書寫。它使得「人人可寫傳記」不再只是理想,更逐漸化為現實。尤其當我看見學員的故事被傾聽、經驗被重組、情感被看見,更深刻體會到—我提供的,是公共文化的推動歷程,更是人之存在被肯定的溫柔證明。

專欄作家 邱文通

學歷:政治大學 新聞系
經歷:現任 有故事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現任 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 營運長、曾任 民生報生活中心主任

您喜歡這個觀點嗎?

請給新評分哦!

網友平均滿意度 0 / 5. 評分人數 0

目前還沒有人評分哦!快成為第一個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棒

歡迎追蹤閱政治!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