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是你最貼身的健康警察
在《尿液決定你的壽命》書中,作者泌尿科名醫堀江重郎以深入淺出的語言、豐富臨床案例和圖解知識,解釋排尿與各種慢性病、老化症狀之間的關聯,並提出一套實用的「尿活訓練」方法,親授讓你活到一百歲的排尿健康法。
文‧有故事
「只是上廁所嘛,有什麼大不了?」你也曾這麼想過嗎?但日本最強泌尿科名醫堀江重郎要鄭重告訴你:「尿液的狀況,往往就是壽命的預警信號。」根據大量臨床觀察與最新醫學研究,夜間頻尿、白天頻繁跑廁所、總是感覺尿不乾淨,甚至排尿時間過長,都可能代表你的腎臟和膀胱正在老化,甚至潛藏重大疾病。換句話說──你的排尿模式,正默默決定你的健康狀況與壽命長短。
一場從「尿」開始的健康革命
《尿液決定你的壽命》書中最驚人的觀點之一是──「夜尿三次以上,死亡率提高兩倍」。這背後隱藏著一個連環警訊:夜尿不僅影響睡眠品質,它往往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甚至慢性腎臟病的早期徵兆。更嚴重的是我們對這些問題「不當一回事」,才讓健康在不知不覺中溜走。
作者提出幾個關鍵觀察指標,幫助讀者自行檢視自己的泌尿狀況是否出現異常:
1一、每晚起床如廁超過三次。
二、白天小便次數超過八次。
三、排尿時間超過二十一秒。
四、常有殘尿感、尿不乾淨。
五、忍不住漏尿,來不及上廁所。
六、一整天都沒什麼排尿。
這些表面上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其實是腎臟與膀胱功能正在走下坡的強烈訊號。作者提醒:「千萬別用『年紀大了難免』當作理由,因為這些症狀不是正常老化,而是可以積極改善的疾病徵兆。」
膀胱為什麼會變硬、彈性變差?作者揭示一個關鍵概念:「柔韌的膀胱,來自柔韌的血管」。血液供應不良會讓膀胱壁僵硬,導致排尿不順,也讓膀胱無法如實感知尿液量。這不只帶來頻尿,更可能惡化為低活動性膀胱,最終引發「水腎」、腎功能受損,進入洗腎風險。而這一切的源頭,常來自最熟悉卻最容易忽視的生活習慣病: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
讓你活到一百歲的「尿活訓練」
堀江醫師設計了一套簡單可行、適合各年齡層的日常訓練法,讓你即使年過半百,也能「快尿順尿」,遠離尿失禁與排尿困難:
肛門訓練與骨盆底肌運動:強化尿控肌群。
深蹲與棒式(Plank):提升全身核心與腎臟供血。
每天快走+肩胛骨鍛鍊:刺激神經傳導與膀胱活性。
飲食原則:多吃魚蝦豆類與瓜果類,減少膀胱刺激。要戒菸少酒,攝取薑黃可預防膀胱癌。還有避免過多草酸(如菠菜、巧克力)與過量動物性蛋白質,減少尿路結石風險。
「快尿」不只是速度,更是排空、順暢、不遺留。當排尿恢復正常,膀胱與腎臟功能就會逐步改善,進而帶動整體健康提升。
本書也引用一項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研究,指出「所有哺乳動物,不論體型大小,排尿時間幾乎都在二十一秒左右」,這竟是演化選擇出的生存條件。這個數字,在人類身上也成立──若你的排尿時間遠超過二十一秒,代表膀胱與攝護腺可能已出現病變。用秒數衡量健康,讓健康管理變得具體可行。這正是《尿液決定你的壽命》最實用的亮點之一。
不常上廁所?小心膀胱罷工、腎臟報廢!
很多人覺得頻尿麻煩,反而羨慕自己很少跑廁所。但作者提醒:「比頻尿更可怕的,是低活動性膀胱。」這是一種膀胱已經疲乏、無法主動排尿的危險狀態,最終會讓尿液回堵、細菌感染、膀胱僵硬,甚至腎臟受損、導致慢性腎病。更慘的是:這種惡化過程,往往是長期慢性進展,毫無自覺,當你開始「整天都沒什麼尿意」時,腎臟其實可能已經發出絕望的求救訊號。
作者不斷強調,當出現以下狀況時,務必及早就醫檢查:
一、血尿或尿液異常混濁、泡沫多。
二、排尿疼痛、排不乾淨。
三、男性攝護腺肥大或女性膀胱炎反覆發作。
四、漸進性排尿困難或尿失禁。
五、排尿次數大幅增加或減少。
早期的膀胱過動症、攝護腺肥大,透過飲食、藥物、運動便能大幅改善,避免惡化為腎功能損傷。
每天早晨,你看到的那泡尿,從色澤、泡沫到氣味,其實正默默透露你的身體狀況。它是免費的健康通報器,只要你懂得解讀,就能早一步遠離疾病。《尿液決定你的壽命》用淺顯文字、科學解釋,拆解這場從尿液出發的身體求救訊號!

書名:《尿液決定你的壽命:〔泌尿科名醫親授〕遠離膀胱癌,修復腎臟和膀胱的健康》
作者:堀江重郎
譯者:羅淑慧
出版社:聯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年7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