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兩難!避險價值與投資風險並存

熱門話題
字體大小-+=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0
(0)

市場變化快速 投資者仍需審慎評估

文/圖 錢逢鳴

黃金價格接連改寫歷史高點,九月中一度突破每盎司約三七○○美元,市場短期劇烈波動反映出多重結構性力量同時發酵。
 
    細究其成因,是貨幣政策方向、官方部門資產配置以及亞洲實物需求三股力量在時間點上的疊加效應。首先,貨幣政策再轉向是引爆點,美國聯準會在九月會議宣布降息,並以「逐步放鬆」的語氣為未來降息路徑做出指引,市場因此迅速調整利率預期,名目利率與實質利率的下降降低了持有無息資產的機會成本,讓黃金的相對吸引力大幅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在利率訊號與聯準會新聞稿細節間出現快速解讀差異,常造成金價短線先漲後回的劇烈震盪。
 
黃金是美元與主權風險外的多元化工具
 
    其次,官方(中央銀行)的長期累積買盤已成為推升價格的「底層動能」。過去數年來,多國央行持續增加黃金儲備,將其作為美元與主權風險之外的多元化工具;即便近期單月買盤數量有所波動,但整體官方部門對黃金的配置趨勢並未逆轉,這在供需結構上提供了穩定的需求基礎,放大了貨幣面變動對價格的影響。

    第三,亞洲實物需求與資金流向出現分歧式推動。印度在節慶季節買盤推升當地溢價至多月高點,而中國大陸雖有短期內現貨需求波動,卻同時出現來自瑞士至中國大陸的大量輸出數據,零售與投資性買盤在亞洲的回歸,與主權及機構級買盤形成「雙軌推升」。
 
    對礦業與上游資本市場而言,金價高漲一方面改善礦商現金流並刺激資本支出與併購活動;但另一方面,成本結構與生產週期限制了供應的即時反應,使得金價在短期內更易被情緒與流動性驅動。
   
    黃金作為通膨與貨幣風險對沖工具,在當前環境被重新評價並提升配置比重,這對流動性管理、風險平衡乃至主權財富與退休金的資產配置政策都產生連鎖影響;然而投資者也必須警惕兩個反向風險——其一是短線的利率與美元走勢仍可快速改變預期,促成劇烈回調;其二是高價位下部份官方買盤可能採取更審慎步調,抑制進一步上漲空間。


錢逢鳴  閱政治專欄作家

您喜歡這個觀點嗎?

請給新評分哦!

網友平均滿意度 0 / 5. 評分人數 0

目前還沒有人評分哦!快成為第一個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棒

歡迎追蹤閱政治!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