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蔡昆凌博士/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日本國會(10/21)日下午舉行首相選舉,因日本維新會正式加入與自民黨攜手組成「自維聯合政權」,並在首相指名選舉支持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促成日本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誕生,然維新決定不入閣、採「閣外合作」形式,但其政治影響力勢必持續擴大。
端看高市從政軌跡:高市早苗現年63歲,從政逾30年,9度連任,政治歷練足夠,在1996年高市加入自民黨,因其擅長政策論辯,被視為保守政治人物。作者認為,高市的政治生涯深深受前首相安倍晉三影響。2006年安倍首次執政時,她亦首次入閣,擔任內閣負責沖繩北方對策,2014年,安倍再度執政時又任命她為日本首位女性總務大臣為歷時最長大臣之一,也因此確立其黨內地位與安倍路線! 她與安倍派相同態度,她提升自衛隊角色、擴大科技與產業振興政策,理念上很明顯是延續安倍晉三「積極和平主義」與「自由開放印太」戰略無誤,亦被外界視為「安倍路線繼承者」。
高市在經濟政策上主張延續「安倍經濟學」,亦即貨幣寬鬆、財政刺激與結構改革,並命名的「高市經濟學(Sanaenomics)」。 或許現階段日本因潛在成長率長期停滯,高市認為需採取擴張性政策振興產業,基此,高市積極主張政府主動投資科技與能源轉型領域,帶動就業與創新、減稅與擴大公共支出並行,藉上述政策以刺激內需與企業投資,值得注意是在關稅戰下高市反對日本央行過早升息,因其認為金融緊縮將削弱復甦動能,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經濟政策。
綜上,作者認為:高市因主張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時代,更認為:日本必須以產業政策帶動科技自主,減少對中國關鍵原料與半導體製程的依賴或許如果可以真正改革成功,是可以復甦日本經濟,然中美日間的經濟政治關係複雜,高市是否可以能再次讓安倍路線可以成功實在是令人質疑,畢竟日本經濟已經長期處於困境,要復甦非口號而是實際行動支持改革才可成功!然高市可以透過相關短期政策推動如推動地鐵民營化、財政改革與地方治理創新,並加強與維新會合作,就可成功讓早市成為日本推動與穩定政局之關鍵角色,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在10月底訪問日本,接著前往韓國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高峰會議,足見美日同盟與經濟相關聯與高度重疊性,足見美國亦希望美國經濟復甦維持與中國可抗衡的經濟體!
以上言論不代表閱傳媒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