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六年直接會談,尋求 AI、半導體核心供應鏈穩定
貿易衝突下同意恢復技術對話,「Blackwell」等核心半導體仍被排除在外
在美中外交間,韓國協調投資、安保懸案,戰略外交角色更顯重要

文/金藝智
在韓國釜山舉行的美中領袖會談中,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隔六年再次會面,雙方同意以技術與貿易為核心,恢復合作。兩國透過解決稀土出口限制寬限和芬太尼關稅調整等部分產業懸而未決的問題,發出了將尖端技術競爭的緊張程度,降低至可控水平的信號。
這次會談的核心是尖端技術管制的放寬。川普總統獲得了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一年寬限,並同意調整現有的部分關稅。相對地,美國主導的下一代半導體「Blackwell」等核心技術的管制將會維持。兩位領袖雖然沒有完全停止技術霸權的競爭,但雙方都同意要切斷相互報復的惡性循環。
習近平主席表明將在 AI、網路安全、能源轉型等領域擴大合作。川普總統也強調:「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AI和半導體產業必須共同成長」。兩位領袖同意重新啟動實務協商機構,並恢復技術相關的定期交流。
這次會談被解讀為不只是單純的貿易休戰,更是全球技術供應鏈穩定的信號。由於美國對中國的技術管制和中國的稀土限制措施而動盪不安的半導體和 AI 晶片供需體系,有了調整的空間。業界評估,這次協議將成為穩定 AI 半導體需求並緩解供應風險的契機。
習近平主席將AI和數位轉型視為全球共同增長的機會,並強調在倫理道德和數據保護等領域存在合作可能性。川普總統也表示,將支持企業在規範下持續進行創新競爭。
這次會談被視為將技術競爭從全面衝突轉向部分合作的信號。儘管對核心技術的限制仍然存在,合作是有限的,但在 AI 倫理、安全和網路合作等方面,已可進行實質性討論。全球 IT 業界將這次協議評估為從「脫鉤(Decoupling)走向再平衡(Rebalancing)」的信號,並認為緊張情勢的緩解將對供應鏈穩定和投資策略產生積極影響。
特別是韓國,已在較早舉行的韓美領袖會談中,完成了包括3,500億美元規模投資基金和關稅調整等主要協商。兩國領袖恢復技術合作的意願,對於韓國企業和產業也可能產生影響,因此具有重要意義。
在韓美領袖會談中,雙方就引進核動力潛艦達成協議,強化了安全能力,對此,中國強調核不擴散原則和維持朝鮮半島和平的必要性,表達了謹慎的立場。韓國外交的戰略性角色變得更加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