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能源超級週揭示 AI與電網的新挑戰
HVDC、ESS 與智慧電網等次世代電力解決方案亮相
文:金藝智

隨著人工智慧的應用日益普及,資料中心的電力消耗正急遽增加。這使得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不再僅是單純的產業問題,而是直接關乎國家電網穩定的重要課題。
在本月25日於釜山舉行的「能源超級週」活動上,這一變化展露無遺。來自各國的政策官員、全球企業以及韓國主要企業齊聚一堂,討論人工智慧擴散所帶來的電力需求及因應策略。此次會議由韓國擔任主席國主導進行。
資料中心電力需求,躍升為國際社會核心議題
本屆「能源超級週」同時舉行了氣候產業國際博覽會(WCE)、清潔能源部長會議(CEM)、使命創新(MI)以及亞太經合組織(APEC)能源部長會議。特別是在氣候產業國際博覽會上,今年主題訂為「Energy for AI & AI for Energy」,而在清潔能源部長會議中,資料中心的電力消耗問題則被列為主要議題之一。
隨著人工智慧模型規模持續擴大,資料中心的用電量正以指數級增長。這也是全球企業積極擴大再生能源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次會議聚焦於如何在將資料中心對國家電網的影響降至最低的同時,將其轉化為新的成長契機。
國際能源署(IEA)警告,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擴散,電力消耗攀升的現象已超越單純的產業層面,並進一步與能源安全相互牽連。在「能源與人工智慧」專題會議中,與會者也提出憂慮,若無法妥善管理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恐將對各國電網的穩定性帶來重大壓力。
資料中心電力挑戰,HVDC・ESS・智慧電網成應對方案
在展館中,多項因應資料中心電力需求的技術陸續亮相,其中核心焦點落在 HVDC(超高壓直流輸電)與 ESS(能源儲存系統)。HVDC 能在長距離輸電過程中將損耗降至最低,提升大型資料中心的營運穩定性;而 ESS 則可將多餘電力儲存起來,在需求高峰時釋放供應,藉此降低資料中心瞬時集中的用電壓力。
在「能源高速公路館」中,展示了結合 HVDC 與 ESS 的解決方案,向觀眾呈現如何在提升電力傳輸效率的同時,亦能應對突發的用電需求。
智慧電網技術同樣是展出的核心之一。透過將人工智慧應用於電網,可即時分析供需狀況,並依照資料中心的使用模式來分配電力。韓國電力公司則提出直流配電系統作為下一代電網架構,並強調這將成為在資料中心持續增加的情況下,確保電網穩定性的關鍵方案。
韓國企業也紛紛將自家技術與資料中心電力議題結合進行展示。SK 推出了以電池為基礎的電力管理系統;三星電子與 LG 電子則著重於人工智慧空調及家電技術,強調其在能源節約方面的成效。這些展示凸顯出,資料中心的電力困境已不僅是 ICT 產業的課題,更進一步延伸為國家能源基礎設施層級的挑戰。
全球企業也相繼發表策略。微軟、Google 與 NVIDIA 強調,人工智慧雖然推升了電力消耗,但同時也能成為提升能源效率的工具。在「全球能源圓桌會議」上,各國部長與企業 CEO 共同討論氣候危機與 AI 擴散的因應合作方案,並形成共識:資料中心的電力困境必須透過國際合作來解決。

韓國企業以 AI 結合能源,加速邁向「能源科技」轉型
「能源超級週」同時也是觀察韓國企業正加速轉型為「能源科技」企業的重要舞台。三星展示了在半導體製程中極大化能源效率的案例;LG 推出了人工智慧驅動的電動車充電解決方案與冷暖空調系統;SK 則展出電池與資料中心電力管理技術;浦項製鐵(POSCO)強調鋼鐵產業向氫還原煉鋼的轉型;HD 現代則以太陽能模組與燃料電池為核心,呈現其電力基礎設施解決方案。
人工智慧與能源如今已難以分開討論。資料中心電力需求的增加雖帶來短期壓力,但從長遠來看,也可能開啟新的市場機會。韓國以主席國身分參與國際討論,並且企業透過自家技術提出解決方案,也留下了重要意義。
不過,要讓此次討論轉化為實質成果,政策、產業與技術之間的協調不可或缺。如果無法解決資料中心的電力困境與電網不穩問題,人工智慧的創新可能不再是成長機會,而會成為制約因素。「能源超級週」明確展現了韓國必須與國際社會共同面對這一挑戰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