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城下是戰是逃?以今日之阿富汗來對照明日之台灣
文:邱文通
以今日之阿富汗來對照明日之台灣。有人建議為防止總統落跑,就職誓詞須加上「余必與國家共存亡」;有人質問蔡英文總統,兵臨城下是戰是逃?有人批評,阿富汗淪陷證明民進黨「抱美國大腿」的戰略不可行…
文:邱文通
以今日之阿富汗來對照明日之台灣。有人建議為防止總統落跑,就職誓詞須加上「余必與國家共存亡」;有人質問蔡英文總統,兵臨城下是戰是逃?有人批評,阿富汗淪陷證明民進黨「抱美國大腿」的戰略不可行…
文:趙春山
近期阿富汗政局劇變,外界關注台灣會不會成為另一個阿富汗?從地緣政治的觀點看,台灣位居「第一島鏈」,攸關美國及其盟國的安全利益。再則除非對岸決心「以武逼統」,否則並不會出現「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的情況。
文:安定亞
在回教世界的中東,一直存在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混戰的危機,海灣遜尼派為宗教神權國家,有別於世俗國家的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等,對什葉派國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相當敵視,所以對叛亂組織有著明或暗的支持和資助,以ISIS組織為例,該組織大部分頭目來自沙烏地阿拉伯。
文:葉怡君
未來臺灣無論是親中反中、親美反美等決定,都將進一步影響中美、亞太及印太區域間的經濟發展與布局。挾帶著高選票的民意撐腰,看似親美的蔡英文與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又將拿出怎麼樣高瞻遠矚的「兩岸戰略目標」,帶領臺灣突破現有國際困境?
作者:趙俊凱
經濟活動停滯,對民生影響甚鉅,但話說回來,講一句比較通俗的話語:「日子總還是要過下去的!」因此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就會被迫產生改變來因應這場疫情所阻隔的人與人接觸。畢竟疫情前因爲人與人接觸所延伸的各種經濟社會活動,在疫情爆發後自然就無法繼續,取而代之的當然就是會衍生出所謂新的「零接觸」經濟行為。
二○二一年四月二十二日多達四十個國家與國際組織領袖接受美國總統拜登邀請,以視訊方式參加一連兩天的高峰會,象徵美國在前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後,已重返與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遷的行列。
繼續閱讀說到數位資產,最具有代表性的資產形態,非以比特幣(Bitcoin)為代表、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莫屬。由於之前各個國家政府對於該領域的規管較為寬鬆,且由於法律法規天然具有的滯後性屬性,在各國相關監管制度尚未完善的背景下,使得能夠輕鬆跨境流通方便交易的加密貨幣火遍全球…
繼續閱讀美國總統拜登七月八日宣布,美軍將於八月三十一日結束在阿富汗長達二十年的戰爭。拜登指出「獨自決定自己的未來,是阿富汗人民的權利和責任。」他不會再派新一代的美國人去阿富汗作戰。
繼續閱讀韓國隨著新冠病毒(COVID-19)在大都市區的傳播加劇,文再寅政府拿出了高強度防疫措施。即日起,即使4人在下午6點前一起來店,下午6點後必須其中有2人離開餐廳。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首都圈防疫警戒第四級從7月12日開始至7月25日,為期兩週。
繼續閱讀《十月終結戰》小說的故事在2017年孵育,當時電影《神鬼戰士》導演雷利.史考特問勞倫斯:「你覺得可能毀滅人類文明的威脅是什麼?戰爭?核威脅?全球暖化?」勞倫斯回答:「一場人類擋不住的病毒大流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