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中止盛傳 台灣或可危機化轉機

全國話題 即時政治 熱門話題
字體大小-+=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4.7
(3)

文/許智超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

對岸商務部今年4月宣布,針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伴隨我方近年限制進口大陸產品的種類日趨廣泛,本次涉及品項已達2,509項,範圍則包含農產品、民生必需品、汽車、紡織、石化與機電等產品。截至上週為止陸方對外宣稱,我方涉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相關規則,因此將「研究採取相應措施」,其中傳出中止或部分中止EFCA引起各界熱議,意即前者原先的關稅優惠生變,預期將對台灣部分產業產生一定衝擊。        

2010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Cross-Strait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在重慶第一次簽訂以來,由於援引WTO有關規範須達九成以上免關稅,ECFA在雙方協商後採用分階段兌現的目標,我方亦強調逐步到位來保障台灣權益,至於後續早收清單生效後雙方互通給予關稅優惠,包含台灣給予267項、大陸釋出539項,力圖達到三階段零關稅的最終目標,實際上是推動自由貿易全面化的重要前奏。然而發展至今對於陸方的經貿角度而言,雙方始終未達成WTO所言90%以上進出口零關稅的規定,作為過渡性性質的ECFA實際執行亦難以施展;諸如我方相對禁止全球輸入項目的97項、禁止大陸則達2,460項,包含水產、植物、果蔬、肉類以及其他加工原料及消費品等,嚴格審查全世界輸入項目37項、針對大陸則達788項,此外根據財政部資料2011至2022年,我方藉由ECFA早收清單銷陸減稅達86億美元、陸方銷台為8.6億美元,對岸批評聲浪伴隨兩岸關係惡化逐日升高,同時內部言論亦直指台灣實行的經貿保護主義實為「貿易歧視」,此點亦是對岸檢討ECFA存續的重要原因之一。        

陸方本次展開貿易壁壘調查,雖然並未明言透露ECFA可能或即將中止的可能性,然而顯而易見的是近年來一系列的「公事公辦」作為,旨在全面檢討兩岸經貿往來的效益性,意即國台辦口中所謂的「以惠促融」方針,對於大陸的視角而言依然是「以經促統」的政治考量。撇除經濟層面的視角,面對兩岸關係「只經不政」甚至重回過去意識型態對抗的結果,對於長期以來政治性思維優先掛帥的陸方,無論是ECFA、貿易壁壘調查甚至台灣能否加入區域經貿組織等皆是兩岸政治籌碼的重要一環,此點亦為我方長年缺乏對陸認知的癥結盲點;意即兩岸往來始終避免不了政治共識的前提,雙邊貿易更無可能純粹服膺WTO規則來慣性談判,何況前者規範亦有極大的可操作空間,兩岸關係不睦顯見將導致對岸重新評估經貿協定的政治效益,並且朝向軟硬兼施的策略一如近年針對台灣內外施壓的作風,力求我方必須貼近大陸設定的政治基礎。        

ECFA本次盛傳中止僅是象徵兩岸關係不佳的其一反映,然而對於台灣而言或可視為盤點兩岸經貿政策的轉機,包含改善針對性貿易壁壘甚至同對岸進一步完善ECFA實質架構,相信不僅有利於擴大我方市場的效能,同時亦能夠緩和兩岸政治干預經貿的負面影響,對於台灣未來加入區域組織亦不無正向積極的助益。

以上言論不代表閱傳媒立場

您喜歡這個觀點嗎?

請給新評分哦!

網友平均滿意度 4.7 / 5. 評分人數 3

目前還沒有人評分哦!快成為第一個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棒

歡迎追蹤閱政治!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