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施壓台幣升值及台積電出走,對台灣造成巨大衝擊!

國際視野 熱門話題 讀者投書
字體大小-+=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5
(1)

文/讀者投書

台幣升值概況任何國家都不樂見,貨幣的大幅震盪,尤其是臺灣這種淺碟型經濟、以出口貿易為主的地區。但很不幸的,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之後就傳出所謂的【海湖莊園協議】,對台灣而言其終極目標竟然要讓新臺幣兌美元升值到 13.3兌1美元的誇張價位。在此我必須提醒台灣,如果毫無無條件接受川普的海湖莊園協議,台灣這幾十年來的心血恐怕會化為烏有。日本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1985年日本簽了【紐約廣場協議】之後,經濟一蹶不振數十年影響至今。5月2日新臺幣兌美元收盤狂升9.5角,升幅達到2.98%,創下過去這36年來單日最高紀錄。川普對台灣的無情、加上政府的無能,造就台灣老百姓的無辜。一般人卻又感受不到台幣大幅升值到底有多嚴重。可能有人會說:「我又不做貿易,我不必把東西賣到國外,所以我根本沒差,甚至多數媒體還洗腦、忙著幫大家計算新臺幣升值的話,到日本去 可以多吃多少碗拉麵,接著在網路上歡天喜地、歌頌政府,試問誰會沒事跑到日本去吃拉麵?會常常跑到日本觀光的都是有錢人,但即使是有錢人也不會因為台幣升值,下次到日本去就多吃53碗拉麵。我就用簡單的數學讀者輕易理解這件事的嚴重性,而根據統計,台幣每升值10%,產業的獲利平均大約會減少7.5%。

對產業造成的衝擊與嚴重性

台幣近期的高點是在4月份的33.274兌一美元,7月4日創三年新低一度來到28.79兌一美元,等於短短三個月從4月份高點已經升值了13.5%、4.84元,若以這價位來算,產業的獲利大約會減少 10.1% (7.5%x1.35)。不要說媒體報導的 13:1 ,如果升值到台幣兌美元是 25:1 的話,那等於升值了25% ,則企業獲利就會減少大約(7.5%x2.5),有哪幾家公司受得了?所以到了那時候台灣的企業將會有倒閉潮。其實這樣的說法都算保守了,以前在台灣及上海擔任金融分析師的工作,台灣的產業流行一句話:「毛三到四」,這句話是用來形容台灣電子業代工廠的獲利能力,因為工廠的毛利只有4%左右而已。如果過去三個月這些大廠沒有做外匯避險的話,這段時間台幣升值大約10%,而導致獲利減少7.5%的話,對於這些毛利不到5%的公司豈不等於早已進入虧損狀態?所以根本不用等到25元台幣兌一美元的時候,很多公司大概就撐不下去了。5月3日機械工會表示:「如果台幣升到27:1的話,機械業恐怕會倒一半。」  

當台幣出現這樣的走勢,台灣的企業多數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乾脆宣佈倒閉,另一種則是關閉台灣的生產線、然後轉移到其他國家去。當然有人會說我就是不降價,因為我的品質好,但除非產品有獨創性,國外非買不可,比如說台積電,製程領先良率非常高,世界大廠非跟它買不可,但是台灣具備這樣條件的公司少之又少,多數體質不佳的公司依舊得面對關廠或是生產線外移的問題。之後衍生的就是失業率大幅攀升、房屋貸款繳不起的面臨斷頭、房價開始下跌,然後開始出現消費緊縮造成台灣的經濟衰退,甚至最後出現社會問題。

台積電砸千億美元赴美投資 台灣恐損失近5兆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台積電今年全年支出約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過去幾年平均約350億(約新台幣1.1兆元)。如果以每年支出400億計算,等於未來4年約有60%的支出會用在美國。另外台積電還計畫在日本、德國設廠,「很可能未來四年每年只剩下100億美元(約新台幣0.3兆元)用在投資台灣。如果未來台積電每年的300億投資都不在台灣,則包含上下游供應鏈廠商同步到美國而導致在台灣的投資減少,等於少了約4.5兆新台幣在台灣的經濟規模,這對台灣經濟簡直就是重創!

人民能否覺醒?民進黨過去這十年的執政,培養了許多光電產業,而這些業者出賣高價的電給虧損連連的台電,台電再以賠錢的價格賣給民間,推翻了「虧錢生意沒人做」這句金科玉律,這種違背商業常理的行為大概也只有在台灣才看的到。執政黨目前失業率高、不管你薪水降了多少、更不管有沒有錢結婚,甚至將來可能養不起自己的啃老族會越來越多,那更不要說養不起自己的家人。除非你不必繳半毛錢給政府,否則即便是養不起自己的,大家真的該覺醒了。

以上言論不代表閱傳媒立場

您喜歡這個觀點嗎?

請給新評分哦!

網友平均滿意度 5 / 5. 評分人數 1

目前還沒有人評分哦!快成為第一個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棒

歡迎追蹤閱政治!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