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導、李振麟
川普關稅政策衝擊許多貿易夥伴,無論從寮國、阿爾及利亞等貧困小國,或者是加拿大到瑞士等已開發富裕國家,所有人都將面對從8月7日起的進口關稅徵收。
唯一關稅贏家可能是那些必須屈服川普威脅要求,以避免更多痛苦的國家,然而當川普準備開香檳慶祝那所謂「讓美國再偉大」的烏托拉夢想之際,也將準備面臨沉重代價付出,甚至埋下可能成為全世界最大輸家的因果。如今全球供應鏈與消費市場,都在潛移默化改變中,天性本質上開門做生意,就根本沒有人願意接賠錢生意,《失去利潤,意味失去交易合作,自古來都不會改變的核心價值 》,經過這一波破壞洗諫,新的供應鏈組合與新的消費市場,正在悄悄地重新洗盤崛起中。
根據全球家庭最終消費支出(Household Fi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簡稱 HFCE)排序的2023年世界前五大消費市場國家(以美元計價),經由世界銀行資料整理World Population Review,國家 2023 年家庭消費支出,美國 $18 兆、中國 $7.0 兆、德國 $2.3 兆、印度 $2.2 兆、英國 $2.1 兆,其餘是法國、巴西、義大利、墨西哥與加拿大等國,可預測的是,新的供應鏈組合與消費市場將因此崛起,取代美國的氛圍正在醞釀中。

即使川普將他的關稅政策,描述成為對外國公司徵稅,但實際上,卻是轉由美國進口公司來支付,在全面性成本調漲下,所有進口商都試圖藉由售價調漲,將成本轉嫁給消費客戶。根據高盛報告分析,海外商品國內進口商吸收了部分關稅成本壓力,但是美國企業與消費者將承擔大部分,如今沃爾瑪、寶潔、福特、阿迪達斯、耐克與美泰等美國公司,都表達因關稅而必須調漲商品售價。
關稅可能迫使其他國家進口商品犧牲利潤而調降互抵,以維持基本市場占有率,但是國外進口商因此利潤微薄或損失情況下,也將大幅度減少對美市場銷售額度,並轉往其他國家。
川普重返白宮僅短短六個月,就摧毀全球經貿秩序,傳統商定規則因此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川普式「威脅經貿政策」,藉由巨大美國消費購物實力,懲罰那些不同意單方貿易協定國家,在威脅基礎上,讓其他國家坐在談判桌前,再從同意國家中獲得附加巨大利益,8月可視為川普破壞全球經貿結構「解放日」。

川普決策下,不斷地威脅與蹂躪許多長期貿易盟友,在部分政府面對威脅而被迫妥協,然而真正的經貿交易實務者,企業雇主們因此願意屈服,並掏腰包支付這個高關稅嗎?願意接下這微薄利潤,甚至於忍痛做公益簽訂下賠錢訂單嗎?
目前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僅破壞長年貿易友邦合作關係,美國企業團體與12個州政府,也正在起訴總統,認為他的解放日關稅,已經超出1977年法律所授予總統權力許可範圍。
在關稅政策推動下,未來美國市場消費價位勢必調漲、民生家庭消費支出趨向保守,停滯性通膨陰影揮之不去,美國商品進口量亦將大幅度減少。更難預測的是,美製品牌在國際市場競爭下,是否還能維持原有接單量,川普的新經貿政策,最終成為「贏家」或「輸家」,一切都充滿變數,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