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台灣下光電板的爭議!

全國話題
字體大小-+=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4
(1)

文/蔡昆凌 博士

在全球響應2050淨零碳排目標的共識下,希望透過再生能源與低碳技術,來抵銷剩餘的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排放,因此台灣身為國際一員,除風力等發電外,光電板更成為今日台灣發電趨勢,如以一片額定功率為 380W 的太陽能板為例,日照條件為每天平均日照 3.5 小時下每日發電量可以計算為1.3度電,那台灣現有總數的發電量極其可觀還有專賣給台電的經濟收益更是龐大,也因此讓光電產業爭議不斷!

事實上,作者認為:太陽能發電就是一種利用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方式,也就是透過「光伏效應」現象,讓太陽光照射到太陽能板時,裡面的電子變得活躍,讓它產生動能形成電流。透過電網連接器或儲能系統,這個產生的直流電能會被轉換成交流電能,供應給家庭、企業使用或者輸入到電網中;再透過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力,逆變器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並將電力注入到市電網中,這樣太陽能系統所發出來的電就可以賣給台電而帶可觀的收入,也因此日前光電業者的「光電案」沸沸揚揚一時。

然而,近來繼「光電案」後又因光電是否「影響水庫水質」再起風波,起源來自烏山頭水庫水庫光電板是否使用清潔劑,而清潔劑是否流入水庫造成污染,影響民生飲用水安全;作者以烏山頭水庫鋪設光電板前後3年的水質變化比較,以及橫向不問有無鋪設光電板納入全台水庫、淨水廠過去3年水質狀況的比較,其水質採樣結果檢驗水面型光電板是不會影響水質,而台灣民眾與媒體常常會在不求證的情況下,讓民眾恐慌,這也是一種台灣社會文化生態,因此任何政策在實施之前的說明與環評報告都應讓人民知道才能讓台灣人民知的權利與避免社會恐慌的不實謠言可以事先避免!

作者再舉台灣光電板水庫的益處讓人民可以更了解光電產業,作者舉例鋪設光電板占水庫20%內,是可有效阻斷陽光使藻類無法行光合作用,減緩其生長速度,反而有助於減少水庫優養化程度;相對於水庫周邊農業或觀光業者可能會流入化肥、農藥、廢水等足以影響水庫水質的物質;光電板反而是安全且不會影響水庫水質的人工構造物。

至於輿論關心的清洗問題,為除去會影響發電效率的落塵、鳥屎、樹葉或蜘蛛網等,業者以清水高壓沖洗就可以除去,不需要用用具腐蝕性的鹽酸或硫酸,也無須用成本較高且費時的清潔劑。

因為水庫深厚的土壤底層具有「厭氧菌」可分解水中對水中生物有害的硝酸與亞硝酸,所以反而是一般上游流下的水源是否經過工廠等污染源才是重點,因為大自然環境中分解得很快,特別是水庫或河川這種曝氣良好、微生物活性高的環境,縱使是遇到有類似工業用清潔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很快就會被其微生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與硫酸鹽,除非是上游污染連續排放,否則不太可能長期留在水庫,反而光電板要注意是未來20-25年使用期限後,業者要如何處理回收光電板的問題,業者如能確實將鋁框、玻璃、矽晶片等材料再利用做為建築材料、回收貴金屬則可避免廢棄物與重金屬污染土壤與地下水,所以作者認為光電板問題不再使用,而是後續的回收確實才是重點,也是本文針對近來光電板是否污染做出讓人民信服的陳述為主要貢獻!

您喜歡這個觀點嗎?

請給新評分哦!

網友平均滿意度 4 / 5. 評分人數 1

目前還沒有人評分哦!快成為第一個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棒

歡迎追蹤閱政治!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