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家

台灣疫情大爆發 遠距作業需求再起

全國話題
字體大小-+=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4.8
(5)

後疫情時代在疫苗問世,企業經歷重整、改變、逐漸微復甦時,五月疫情再一次給人們震撼教育,所有工作暫息,防疫優先。

文:劉虹君

全球第二波疫情再起,遠端相關產品需求延續,居家辦公、遠端教學成為全民共識。鑒於前例,各企業皆實施工作分流或異地及居家辦公,教育部並公布全台學校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避免群聚感染。遠距相關需求帶動視訊設備,遊戲、面板、NB、PC 相關供應鏈的動能。

落實零接觸零感染外 也要重視資安防護

企業的分區分批辦公,部分員工居家辦公等措施,降低疫情衝擊,不過,一般居家或臨時辦公場所的資安防護,無法與既有辦公場所的管控相提並論,啟用遠距工作時,應有網路環境安全、個人設備資安監控、外在設備資料保護、工作平台機密性的相關機制,避免資料被竊取或被監視的風險。

AI 機器人是防疫先鋒

然而,科技始終來自人性,AI智慧科技在這一場新冠病毒戰役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最為廣泛的是發展機器人,以台灣衛服部及管署與宏達電合作的Line@聊天機器人:疾管家。透過醫療語言處理(Medical Language Processing, MLP)以及人工智慧訓練強化語言互動能力,提供民眾傳染病防疫、海內外疫情現況、線上問答等資訊。

以AI為基礎,監測公共場所大眾配戴口罩情形,並結合穿戴裝置或紅外線感測、體溫檢測或居家隔離監控。臉部辨識為疫情中快速成長的領域之一,因為疫情關係,人們比以前更能接受監控等科技。

不只防疫期間應用,AI精準辨識技術可串接企業的HR資料及考勤系統,進出公司只需刷臉,即可自動記錄人員打卡、時間、地點等資訊,辨識來訪者是否為自家員工,藉由高效智能化AI辨識技術,打造智慧安控環境,強化場域維安的安全,應用面可擴及校園、社區、工廠和辦公室,讓門禁管理精確完整。.

AI另一個應用在人臉辨識結合醫療層級體溫感測技術,軟硬體合作,協助企業或公共場所於主要出入口自動過濾來訪者且記錄其體溫,配戴口罩情形也能一秒內快速辨識。

硬體部分則搭載精準紅外線體溫探測儀,彈性架設在需求場域通行和門禁的出入口,迅速部署,在一公尺距離遠程測溫,加上AI人臉辨識判讀,落實零接觸。

智能體溫方式可以幫助檢查人員,快速掌握來者狀態,同時比對人臉紀錄,一發現感染或可能感染者,可進行追蹤查找與行徑紀錄分析,減少接觸感染風險。

AI 結合大數據分析 發展監測資料源

全台最火的屬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行政院和衛福部疾管署合作推出的台灣社交距離 App,創單日下載近 500 萬次。

台灣社交距離 App 主要是利用藍芽功能,透過訊號判斷民眾與確診者是否接觸過,包括接觸距離與時間等資訊。在建立確診者的足跡後,若台灣社交距離App訊號偵測到用戶曾與確診者距離兩公尺以內、接觸超過兩分鐘,台灣社交距離 App 便會主動向用戶發布通知提醒。但需注意的是,雙方皆需下載台灣社交距離App,並開啟藍芽功能,才有此功效。

此App的美意,盼能藉由科技判斷民眾是否曾接觸過確診者,以更有效地防堵疫情。然而,個人認為台灣人真可愛,有下載有保佑,這個 App 的即時性有待商榷,就確診者時間差,五月九日確診的五月十九日才宣布,並給其確診者的活動史?這代表政府有在做相關防疫努力,但各自努力,政府所說的各部會資料借接拋轉是否有做確實?資訊沒有整合,防疫代表沒有完整。而防疫期間也有非常作法,把上述所有AI相關應用整合起來,盡可能防堵疫情。

如 AI 機器人+AI 為基礎,監測公共場所大眾配戴口罩情形,並結合穿戴裝置或紅外線感測、體溫檢測或居家隔離監控+AI 結合大數據分析,以及發展監測資料源+AI 結合 GIS、疫情可視化地圖、視覺化掌控追蹤最新進度+資料拋轉並遮蔽機敏資料匯出至民眾所下載的社交距離 App。

防疫工作是團體戰,資料來源需要跨部會合作,出境入境、電子地圖、網路、醫院,以及 AI 智慧科技軟硬體互相合作。防疫人人有責,期待疫情緩解,明天會更好!

社交距離 App

您喜歡這個觀點嗎?

請給新評分哦!

網友平均滿意度 4.8 / 5. 評分人數 5

目前還沒有人評分哦!快成為第一個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棒

歡迎追蹤閱政治!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