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半導體晶片不符合經濟效應,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

美國半導體晶片不符合經濟效應,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

全國話題 國際視野
字體大小-+=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3.8
(4)

文:李振麟

近年來,科技商品蓬勃發展,無論是航太、汽車與智慧機械人等工業設備,在晶片上的運用日益增多,尤其在面對各國間的政治區域衝突不斷發生,「晶片」逐漸成為一項極為重要的國家戰略物資。

美國拜登政府,致力於半導體晶片的本土製造產能為國家發展目標,為了推動半導體本土化,今日邀請台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來談談有關於「半導體產業的技術人才培育」以及「半導體製造業重返美國」所面對的種種挑戰議題。

美國國家智庫布魯金斯學會Podcast所主持的《爭奪人才 (Vying for Talent)》節目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美國政府致力於本土晶片製造,這是非常不符合經濟效應,換言之也就是非常昂貴的做法,因為從整體生產結構上分析,美國所製造出來的晶片,在成本上將會比台灣貴50%以上,這可以從台積電在美國奧勒岡州工廠的25年製造經驗上來佐證,至於台積電近期又準備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啟動新廠的興建計畫,這是在美國政府的要求下所執行的,以符合美國國家戰略發展上所期待的方向。

台灣半導體產業可以選擇搭配合作的衛星工廠眾多

台灣人口眾多,這是今天半導體晶片製造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雖然區域小,但是台灣半導體產業所需要的上、中、下游產業鏈十分完整,可以選擇搭配合作的衛星工廠眾多,無論是從水電、人力資源與零配件方面來看,成本上都比美國便宜,唯有在半導體晶片設計端上,台灣的設計人才仍然是需要努力栽培。

雖然美國提供了數十億美元補貼,但仍然是遠遠比不上推動晶片製造商在地化所需要的投資金額,因此晶片的單位成本會增加。半導體產業會成功的主要原因,必須從整體結構面來分析,任何一個環節點不足,都不可能創造出一個有經濟價值的晶片商品。

台灣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半導體產業聚落以及專業分工

半導體產業鏈,上游為IP設計及IC設計業,中游部分為IC晶圓製造、生產製程檢測設備以及光罩化學品等產業,下游則為IC封裝測試、模組、通路基板、導線架與相關生產製程檢測設備。台灣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半導體產業聚落以及專業分工,缺乏完整的產業生態支撐,是無法擁有全球性競爭的主導地位,綜合前述,美國晶片很難在國際上競爭,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美國政府必須理性去面對它。

<sup>專欄作家</sup> <strong><strong>李振麟</strong></strong>
專欄作家 李振麟

學歷:美國德州 Dallas Baptist University 財務金融碩士、國際貿易碩士
經歷:合順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德國KME台灣代表、中華亞太關懷交流協會理事長、新北市外勤記者協會顧問、卓越雜誌主筆

您喜歡這個觀點嗎?

請給新評分哦!

網友平均滿意度 3.8 / 5. 評分人數 4

目前還沒有人評分哦!快成為第一個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棒

歡迎追蹤閱政治!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