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博碩士論文獎揭曉 彭金隆:盼更多人才投身研究促進保險業發展

火線話題
字體大小-+=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0
(0)

文/編輯中心

    由台灣保險法學會與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共同主辦、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贊助的「2025風險管理博碩士論文獎」,於10/31下午在台北舉行頒獎典禮。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彭金隆主任委員親臨致詞,並匯集產學界代表與得獎學生共襄盛舉,展現保險學術研究與實務發展的緊密結合。

整合保險學術研究與實務運用推手的誕生

    該獎項緣起於2024年,在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陳慧遊理事長大力倡議與支持下,由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台灣保險法學會與卓越雜誌一同發起設立「風險管理博碩士論文獎」,旨在引導博碩士論文投入保險與風險管理領域研究,促進保險業與社會永續發展。
  
    壽險業資產總額已逾37兆元,是國家金融體系與社會安全網的重要支柱。主辦單位指出,設立論文獎不僅為培育下一代研究人才,更希望將學術成果轉化為產業創新的基礎,呼應金管會推動的「安全與發展並進的新金融市場」理念。

    本屆共收到超過60篇論文投稿,最終評選出30篇優秀作品,總獎金達新台幣120萬元。主辦單位表示,期望透過此獎項持續擴大保險研究的深度與廣度,為產業注入新思維。

保發中心鄭淑芳副總(左6起)、保經公會理事長李正之、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台灣保險法學會理事長葉啓洲、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保發中心董事長黃泓智、風險管理學會理事長張士傑、保代公會理事長鐘俊豪、卓越雜誌副社長蕭輔民。(主辦單位提供)
主、協辦單位、貴賓與得獎學生,全體大合照。(主辦單位提供)

彭金隆:保險業需要長遠人才投入,讓理論能落實於產業
    

    金管會主任委員彭金隆致詞指出,保險雖隸屬金融業,但「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產業」,壽險與產險差異極大,卻都與社會安全網、資本市場運作密不可分。他強調,保險業需要具備長遠視野與專業熱忱的人才持續投入,才能推動整體金融產業的健全與完善。
    
    他感謝主辦與協辦單位推動此獎項,肯定其對培育保險人才的貢獻。他表示:「這不只是學術榮譽,更是保險教育的延伸與實踐。」期勉學界持續深耕研究,讓理論能落實於產業,推動台灣保險市場向上成長。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彭金隆主任委員致詞。(主辦單位提供)

黃泓智:為研究環境雪中送炭、凝聚產學合作能量
    

    保發中心黃泓智董事長指出,台灣保險與精算研究曾在國際上具有亮眼表現,但近十年來學術能見度略有下降,是產學界應共同面對的課題。此次壽險公會主動贊助論文獎,對整體研究環境「可說是雪中送炭」。他期許此獎能重新凝聚產學合作能量,為保險精算與風險管理研究注入新動能,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研究生態。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黃泓智致詞。(主辦單位提供)

張士傑:產業創新需學術基礎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理事長張士傑表示,我國壽險業管理資產已逾37兆元,不僅是社會安全網的關鍵支柱,更是台灣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透過學術研究深化監理制度、商品創新與永續議題,能強化產業體質、推動整體金融改革。他強調:「沒有理論支撐的創新,只是短暫的改變;唯有研究與實務並行,才能讓產業長遠進步。」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理事長張士傑致詞。(主辦單位提供)

葉啓洲:透過論文獎激勵投入研究,為實務提出解決方案

    保險法學會理事長葉啓洲也說,回顧過去30年,保險業發展好,但投入做研究的人比以前少,學術界人才出現明顯斷層,但也歸功產業界發展好,提供好的職缺待遇,使學生畢業後往產業去。但健康的產業必須要源源不絕有人投入做研究,此次獎項給同學肯定嘉許,包括保險法、財務精算及金融管理等方面,都跟產業息息相關。

台灣保險法學會理事長葉啓洲致詞。(主辦單位提供)

陳慧遊:跨域啟發新思維 要做能改寫教科書的研究

    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致詞時幽默表示,自己是「保險業的新鮮人」,能成為理事長全靠張士傑、葉啟洲等前輩鼓勵,並笑稱「我是念農學院出身的斜槓理事長」,引起全場笑聲。
他回憶,「風險管理博碩士論文獎」的構想源於與學界前輩的餐敘,「沒事要多聚餐,就會有好想法可以落實」,凸顯產學合作的緣起與溫度。
  
    陳慧遊指出,保險業的發展愈趨複雜與跨域,學界應善用新科技與工具,「不要寫和學長姐一樣的論文,要做能改寫教科書的研究」,鼓勵學生勇於創新、突破框架。最後,他以座右銘作結:「這個社會沒有我不會怎樣,但要讓社會因為有我而不一樣。」誠懇話語贏得全場掌聲。

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致詞。(主辦單位提供)

蕭輔民:闡述論文獎主旨、獎勵主題、評選方法,三十篇優質論文脫穎而出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常務理事蕭輔民特別說明論文獎的主旨、獎勵研究主題與評選方法,本次論文獎旨在引導博碩士生投入促進保險發展與落實金融監管會金融保險政策議題研究,並訂定八項獎勵研究主題:

1.壽險業資金參與國家建設研究
2.壽險業促進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研究
3.商業保險與全民健康保險及公共照護體系研究
4.數位金融科技與量子電腦、AI應用分析研究
5.壽險業接軌IFRS17及新清償能力制度研究
6.壽險業相關氣候變遷、ESG永續發展議題研究
7.消費者權益保障、公平待客、防範金融詐騙研究
8.促進壽險業發展之相關議題研究

    評選過程採三位教授交叉評分並去除極端值,以確保公平與專業,今年得獎學生來自政治大學、台灣大學、東吳大學、逢甲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及彰化師範大學等多所院校,研究主題涵蓋保險法、風險管理、精算模型、AI應用、ESG永續及金融科技等領域,呼應主管機關政策方向。
    
    頒獎典禮由保發中心黃泓智董事長與壽險公會陳慧遊理事長共同頒獎給得獎學生與指導教授,典禮後由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副理事長黃景祿主持得獎論文發表會,讓得獎人有機會展現其研究成果,促進研究成果與業界交流。主辦單位表示,此獎項不僅表揚學術成就,更希望成為連結學術與實務、推動保險創新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橋樑。

風險管理學會常務理事蕭輔民說明論文獎主旨、獎勵主題、評選方法。(主辦單位提供)

您喜歡這個觀點嗎?

請給新評分哦!

網友平均滿意度 0 / 5. 評分人數 0

目前還沒有人評分哦!快成為第一個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棒

歡迎追蹤閱政治!


喜歡嗎?快按讚、留言、分享出去哦!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