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連袂,無言以對
文:何溢誠
美日兩國元首、國防、外交部長等政要於近日在華盛頓舉行外交及國防聯合會談,會議內容果然聚焦在如何對抗日益強大的中國,包括「擴大共同使用機場、港阜、部署攻擊型飛彈基地及東、南海戰略方向」等針對性議題,聲稱中國對於印太地區的軍事行為皆是自私為己…
文:黃小玲
面對疫情、物價飆漲、通貨膨脹及經濟的變動,投資人該如何因應,讓自身的荷包不要縮水太多,對此滙豐銀行就建議投資人可以掌握短期到中期的債券,在這樣的市場情勢下比較會有好的表現,至於股市的成長雖然放緩,但若以中長期的趨勢來看變動不大…
文:何溢誠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截至2023年1月1日,已造成全球6.6億例確診,其中包含669萬人死亡(2.09%),突如其來的大規模擴散及病毒株變異導致世界各國千瘡百孔,原緩步前行的醫療體系、生技領域被逼著加緊腳步鑽研抗體疫苗、抗病毒藥物及…
文:李振麟
地球溫室效應日益惡化,世界各國達成綠能環保愛地球協議,自2023年起所有基礎鑄件必須符合低碳綠能環保規定,並且也將徵收碳排稅等相關費用。通膨怪獸將從天然氣能源轉向基礎鑄造業的碳足跡工程。碳稅也可以說是另類罰緩,啟動低碳足跡工程,牽涉層面多元又複雜…
文:李振麟
工具機公會近期舉行「永續智造-工具機產業趨勢 2023年度展望記者會」,理事長陳伯佳表示,受到全球通膨衝擊與疫情傳染病拖延影響下,2023年的工具機全球產值及出口量不容樂觀。台灣區域預估則是些微成長,中國及歐洲消費市場則是看法保守,但是受到…
文:何溢誠
由於目前兩岸直航機位一票難求且價格昂貴,大陸也已宣布自12月19日起入境隔離時間縮減至2+3,金門、馬祖的立委、縣長以及議長,風塵僕僕前往廈門洽談,希望能夠在年前恢復小三通相關事宜,方便台胞、台商、台生返鄉過年。
文:何溢誠
兩岸戰端預測滿天飛,謠言不止於智者,人民又如何能夠安心使出洪荒之力投入重振經濟的要緊事呢?時間更迭,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後,在去年重創台灣各行各業,為政主事者囿因疫情相關政策錯漏百出,遭到朝野抨擊究責,迄今還有官司要打,今年以來,雖然疫情惡化造成大規模傳播,幸賴全民疫苗抗體覆蓋率達標及衛生習慣顯著提升,染疫多為輕症或無症,著實讓大夥逐漸放心。
文:何溢誠
受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以及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經濟低迷已维持幾年,各方學者、專家一致認為2023年的展望將會比今年更為悽慘,半年前(4月份)S&P、WTO、IMF、EIU等組織計算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運行至今日,平均再降0.5%,預測明年的數值…
文:何溢誠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再次放寬防疫禁令,新冠肺炎確診者從居家隔離7天期滿後,快篩陰性後不需要再白主健康管理,就可以提前解除管制;另外針對健身房、八大行業等營業場所更是不再強制量體溫,亦不強制需打滿三劑疫苗就能入場,等同於全面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