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遠洋航運經濟下的政治寬容
文:李振麟
近年來,東南亞製造業規模逐漸成熟,航運貨櫃載能量也逐日增加,衝擊到台灣跨太平洋航線的轉運港地位,所謂船隨貨櫃轉,新港貨櫃量能足夠了,原有的轉運港功能自然被取代,這也就是高雄港全球貨櫃量排名不斷下滑的原因。
文:李振麟
近年來,東南亞製造業規模逐漸成熟,航運貨櫃載能量也逐日增加,衝擊到台灣跨太平洋航線的轉運港地位,所謂船隨貨櫃轉,新港貨櫃量能足夠了,原有的轉運港功能自然被取代,這也就是高雄港全球貨櫃量排名不斷下滑的原因。
文:張環城
由2014年至2020年中的四次選舉可看出,選票隨著「政治環境」變化的轉向又快又準,也說明未來選局,中間選民的勢力將可左右選情,政黨想獲得中間選民支持,是否能帶動選舉脈動很重要,因此,除了政黨有感動選民的政策外,最重要還要有能帶領全軍作戰…
文:喬偉
城中城惡火創下死傷新紀錄,但是從事後檢討來看,悲劇似乎並不會終止,因為行政調查並未觸及痛處,市政管理照樣我行我素,類似慘劇絕對會再發生!高雄雖然曾是台灣第二大都市,但並不代表只有老舊大樓,超高的嶄新大樓更四處林立,可是嚴重的二次施工現象,一旦發生火災,逃生無門…
文:黃小玲
在六都中整體競爭力評比進步最多的是高雄市,陳其邁上任高雄市長後,以打造「南台灣科技走廊」為施政主軸,從南科一路延伸到屏東科學園區的科技廊帶,已經逐漸發揮成效。在今年八月陳其邁就任滿一周年,他選舉時有說到要兩年拚四年,如今過了一半,施政成績如何呢?
文:黃小玲
二○二一年已經接近尾聲了,這一年受疫情影響,大家都過得艱辛。而身為指標性城市的六都,這一年來的政績如何呢?誰能在困境中還獲得民心呢?又或者走出一條新路來迎接二○二二的大選,拚人氣也要拚政績明年大選的風向球。
文:喬偉
市長陳其邁自責甚深,率領三位副市長、秘書長、副秘書長、衛生局長、警察局長鞠躬致歉,向市民致上最沉重的歉意。但是,關係大樓管理的工務局,以及消防安全檢查的兩位局長,卻缺席市長的致歉會,難道意味工務與消防兩個單位毫無責任?
高雄市財政艱困,市長陳其邁腦筋一動,推出BOT垃圾焚化爐,但是要能得償所願,除了要有誘惑的投資條件外,最大的阻力還在議會,尤其不分藍綠的議員阻力,難保BOT案不會胎死腹中。
繼續閱讀高雄市區建築面貌更是不堪入目,一間有名的蛋糕店,二樓以上是荒廢的樓層,完全一副廢墟的風貌,卻存在高雄市鬧區二十年以上,從不見建築管理單位宣告危樓來勒令改善。
繼續閱讀中央以沒有錢為理由,拒絕在第一關為入境旅客篩檢,然後還要民眾自費施打防疫疫苗,但是卻將人民的納稅經費用於涉嫌圖利特定人士,如此行徑,豈是防疫英雄該為?
繼續閱讀